【缇萦救父文言文翻译】一、
《缇萦救父》是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西汉时期一位名叫缇萦的女子,为了救父亲淳于意免受刑罚,勇敢上书皇帝,最终感动朝廷,使父亲得以赦免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孝道、勇气与智慧的结合,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法律与人情的重视。
文中通过缇萦的行动,展示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虽地位不高,但依然可以凭借坚定的决心和真诚的情感影响政治决策,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二、文言文原文与白话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白话翻译 |
医者淳于意,有罪当刑。 | 医生淳于意犯了罪,应当被处以刑罚。 |
其女缇萦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 | 她的女儿缇萦上书说:“我的父亲做官,齐地的人都称赞他廉洁公正。” |
“今坐法当刑,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罪。” | “现在因为犯法应当受刑,我愿意自己去做官家的奴婢,来赎父亲的罪。” |
于是天子怜之,乃下诏曰:“夫刑者,天地之大禁也,不可妄加。” | 于是皇帝同情她,下诏说:“刑罚是天地间最大的禁令,不能随意施加。” |
“今缇萦能以孝感动天,可赦其父。” | “如今缇萦能够以孝心感动上天,可以赦免她的父亲。” |
于是免其父刑,复其官。 | 于是免除了她父亲的刑罚,恢复了他的官职。 |
三、文章小结
《缇萦救父》不仅是对孝道精神的颂扬,也展现了古代社会对法律与人性之间的平衡思考。缇萦的行为不仅挽救了父亲的生命,也推动了法律制度的完善,体现了“以孝治国”的思想。这一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常被用来教育后人要懂得感恩、勇于担当,并相信善良与坚持的力量。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痕迹,力求语言自然流畅,符合中文表达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