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王子猷子敬原文】《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所编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内容多为魏晋时期士人的言行轶事,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其中“王子猷、子敬”一章,记载了王羲之的两个儿子——王徽之(字子猷)与王献之(字子敬)的言行,反映了当时名士的风度与个性。
一、
本篇主要讲述了王子猷与子敬兄弟二人在生活、情感、才艺等方面的独特表现,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对人生的态度。他们虽同属一个家庭,但性格迥异,一个洒脱不羁,一个温文尔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章通过几则小故事,展示了他们在面对亲情、友情、生死等重大问题时的不同反应,体现出魏晋时期士人追求个性、重视精神境界的文化风貌。
二、原文节选及解读
原文 | 解读 |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 王子猷和子敬都病得很重,但子敬先去世了。 |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 子猷询问身边的人:“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有?这一定是已经去世了。” |
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未至,已恸绝。 | 说话时并不悲伤,但立刻叫人准备车马去吊唁,还没到,就悲痛欲绝。 |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 子敬平时喜欢弹琴,于是直接坐在灵床上,拿起他的琴弹奏,琴弦不和谐,他扔掉琴说:“子敬啊子敬,人琴俱亡。” |
三、人物性格分析
人物 | 性格特点 | 表现方式 |
王子猷 | 感情真挚、率性而为 | 虽表面冷静,实则内心极度悲痛;行为冲动,直抒胸臆 |
王子敬 | 温润儒雅、才华横溢 | 平时爱好琴艺,性格温和,与兄长形成鲜明对比 |
四、主题思想
《王子猷、子敬》这一篇通过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体现了魏晋时期士人对情感的重视与表达。文中“人琴俱亡”成为千古传诵的典故,象征着对亲人、知己的深切怀念。
五、结语
《世说新语·王子猷、子敬》虽篇幅不长,却蕴含深远。它不仅记录了两位名士的生平片段,更揭示了人性中最为真实的情感与精神追求。通过这篇文字,我们得以窥见魏晋风度的精髓,感受到古人对生命、友情、艺术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