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是什么意思】“刈”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但在古文和部分现代用语中仍有出现。它主要与农业、收割有关,常用于描述对农作物的收割行为。以下是对“刈”字的详细解释。
一、
“刈”是一个会意字,由“刀”和“丿”组成,表示用刀割取的意思。在古代,“刈”多指收割庄稼,如稻谷、麦子等。在现代汉语中,“刈”使用频率较低,但在一些特定语境下仍可见到,如文学作品或专业术语中。
此外,“刈”在某些方言或特定地区可能有其他引申义,但其基本含义仍以“收割”为主。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汉字 | 刈 |
拼音 | yì |
部首 | 刂(刀部) |
笔画 | 7画 |
字义 | 收割;用刀割取 |
常见用法 | 古代农事活动,如“刈禾”、“刈麦” |
现代使用 | 较少,多见于文学、古文或专业领域 |
引申义 | 无明显引申义,多保留本义 |
例句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白居易《观刈麦》 |
三、结语
“刈”作为一个传统汉字,承载着古代农耕文化的记忆。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它在文学和历史研究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了解“刈”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和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