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个秋诗词】“天凉好个秋”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词如下: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由少到老、由天真到沧桑的情感变化,尤其“天凉好个秋”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深意,成为后世广为传诵的经典名句。
一、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作者 | 辛弃疾(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 |
创作时间 | 南宋时期(具体年代不详) |
地点 | 博山道中(今山东境内) |
主题 | 人生感悟、情感变迁 |
二、词句解析与意境分析
句子 | 解析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 少年时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忧愁,喜欢登高远望,只为写诗而写愁。 |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表面上是为写诗而装出忧愁的样子,实则是对青春理想的表达。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 现在经历了许多世事,真正懂得了愁苦,却不想再提起。 |
“却道‘天凉好个秋’。” | 最终只说出一句“天凉好个秋”,表面上是对季节的感叹,实则表达内心的无奈与沉重。 |
三、艺术特色与影响
1. 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全词仅43字,但情感层层递进,从少年的无知到成年的沧桑,结构紧凑,意味深长。
2. 对比手法突出主题
通过“少年”与“而今”的对比,突出了人生的转变和内心的变化。
3. “天凉好个秋”的象征意义
这句看似随意的话,实际上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总结,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沉痛与无奈。
四、后世评价与引用
评价者 | 评价内容 |
刘克庄 | “稼轩词,横竖烂漫,乃自写胸臆。” |
龚自珍 | “辛弃疾词,有金戈铁马之声,有儿女柔肠之味。” |
后世文人 | 多将“天凉好个秋”用于描写秋景或表达人生感慨,成为经典语句。 |
五、总结
“天凉好个秋”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诗句,更是一种人生体验的浓缩。它体现了辛弃疾对人生起伏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古典诗词中“言外之意”的魅力。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在情感表达上,这句诗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总结要点 | 内容 |
诗词来源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核心句子 | “天凉好个秋” |
主题思想 | 人生感悟、情感变迁 |
艺术特点 | 语言简练、对比鲜明、寓意深远 |
影响与评价 | 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经典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