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动态 > 2023-01-25 05:52:22 来源:

蒲松龄狼三则断句(蒲松龄狼三则)

导读 大家好,小霞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蒲松龄狼三则断句,蒲松龄狼三则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第一则译文:一个屠

大家好,小霞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蒲松龄狼三则断句,蒲松龄狼三则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第一则译文: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

2、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3、狼不断的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户跑了好几里路。

4、屠户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了几步。

5、可是等到屠户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6、屠户没办法了,于是他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

7、于是屠户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

8、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户了。

9、屠户就(安全地)回家了。

10、第二天拂晓,屠户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感到非常害怕。

11、(屠户因为害怕)小心地(在树的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

12、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

13、(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上颚,那个情形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

14、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金子,屠户的生活略微宽裕了。

15、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真是可笑啊!第二则译文: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16、途中有两匹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17、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

18、一匹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19、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

20、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齐追赶屠户。

21、屠户十分窘迫,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

22、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

23、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

24、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25、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26、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27、屠户突然跃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匹狼。

28、他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匹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29、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30、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匹狼。

31、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32、狼也真狡猾啊,而一会儿两匹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3、第三则译文:有一个屠户,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

34、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草棚,他就跑进去趴在里面。

35、凶恶的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于是屠户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离开。

36、但是没有想到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

37、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

38、(屠户)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把狼腿绑起来。

39、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就像一头牛。

40、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嘴也无法闭上。

41、屠户就把它背回去了。

42、(如果)不是屠户,谁有这个办法呢?这三件事情都发生在屠户身上;那么屠户的残忍,用到杀狼上也是可以的。

43、出自:《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44、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

45、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46、原文:狼三则清代:蒲松龄其一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47、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48、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49、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50、狼乃止。

51、屠归。

52、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53、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

54、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55、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56、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57、其二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58、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59、屠惧,投以骨。

60、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61、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6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6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64、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65、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66、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6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68、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69、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70、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71、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72、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7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7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5、其三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76、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77、狼自苫中探爪入。

78、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79、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80、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81、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82、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83、遂负之以归。

84、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爆,杀狼亦可用也。

85、扩展资料:《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

86、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

87、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

88、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89、蒲松龄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的作家,在《聊斋志异》另一篇故事《梦狼》中,把贪官写成牙齿尖利的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

90、它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

91、作者“窃叹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认为他们“可诛”“可恨”(《王大》)。

92、《狼三则》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质,凶狠狡诈的特性,表现了对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的主题思想。

93、本则所写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杀狼,使自己转危为安的生动曲折过程,更是突出了这一主题。

94、《狼三则》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可以说是对《梦狼》的补充,实际上寄寓了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

95、  [编辑本段]蒲松龄《狼·三则》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96、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及走,(狼)又从之。

97、屠思狼所欲肉者,不如悬诸树而(明)早取之。

98、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99、狼乃止。

100、屠归。

101、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102、逡巡(疑虑徘徊)近视,则死狼也。

103、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104、时狼皮价昂,直(价值)十余金,屠小裕焉。

105、  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是可笑也。

106、  其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107、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108、屠惧,投以骨。

109、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110、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111、骨已尽矣。

11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1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114、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115、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116、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11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18、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119、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120、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21、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122、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12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24、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25、  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126、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127、狼自苫中探爪入。

128、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129、顾无计可以死之。

130、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131、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132、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133、遂负之以归。

134、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135、  第一则翻译:  有个屠夫卖完肉回家。

136、天色已晚,忽然一只狼冲来,直看着担子里的肉,像是很馋,它跟在屠夫后面走了数里路。

137、屠夫害怕,用刀吓它,它就稍微退一步;等屠夫朝前走,它又跟上。

138、屠夫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暂且将肉挂在树上,等第二天早上再来拿。

139、于是将肉钩好,踮起脚将肉挂在树上,再把空担给狼看,狼才停住不跟了。

140、屠夫回去,天亮来取肉时,远远看到树上悬着一个大东西,好像人上吊死的样子,大惊,迟疑地走近看,原来是死狼。

141、抬头仔细看,就见狼口咬住肉,但钩子钩住了它的腭部,真像鱼上钩吃饵。

142、那时狼皮价钱贵,值十余金,屠夫因此有些钱了。

143、人们说爬上树求鱼,哪知,这狼爬上树求灾难。

144、这实在令人好笑啊!  第二则翻译  有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145、路上遇到两只狼,跟着他走了很远。

146、  屠户很害怕,把骨头投给狼。

147、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追赶,另一只狼还跟从。

148、屠户又把骨头投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止追赶,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还跟从。

149、骨头已经投完了,然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150、  屠户很急迫,害怕前后两个方向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151、看见野地里有个麦场,场主堆积柴草在它的中间,盖成小山似的。

152、屠户就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

153、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154、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55、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156、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劈了几刀杀死了狼。

157、屠户正想走,转身看见柴草堆后面,一只狼正在其中打洞,它想要钻洞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158、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

159、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

160、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161、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162、  第三则翻译:  有一个屠夫,晚间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

163、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地窝棚,他就跑进去藏在里面。

164、恶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

165、屠夫急忙抓住它,不让它抽出去。

166、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

167、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

168、极力吹了一会儿,觉得狼不怎么动弹了,才用带子扎上了吹气口。

169、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活像一头牛。

170、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回弯儿,张着大嘴无法闭上,就把它背回去了。

171、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  字词  惧:恐惧。

172、 从:跟随。

173、 故:原来(一样)。

174、 驱;追赶。

175、 窘:困窘。

176、 恐:恐怕。

177、 顾:看到。

178、 瞑:闭眼。

179、 暴:突然。

180、 毙:杀死。

181、股:大腿。

182、 寐:睡觉。

183、 黠:狡猾。

184、 遗:留下。

185、行事:临时组的房子。

186、苫(shan(四声)):用草帘做的帘子,用来益或分东西。

187、  三、《狼》分析  《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

188、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

189、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

190、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191、  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写两狼追赶屠户,屠户时而迁就退让,继而被迫抵抗自卫。

192、这一段又分为三层,从“一屠晚归”至“缀行甚远”,简洁地叙述了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

193、一个卖肉晚归的屠户,在“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却又行人断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让两只恶狼给盯住了。

194、草草几笔,就勾画出危急的处境,紧张的气氛,实在扣人心弦,为后面描述屠户的斗争策略作了铺垫。

195、  蒲松龄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的作家,在《聊斋志异》另一篇故事《梦狼》中,把贪官写成牙齿的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它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

196、作者“窃叹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认为他们“可诛”“可恨”(《王大》)。

197、《狼三则》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质,凶狠狡诈的特性,表现了对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的主题思想。

198、本则所写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杀狼,使自己转危为安的生动曲折过程,更是突出了这一主题。

199、《狼三则》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可以说是对《梦狼》的补充,实际上寄寓了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

200、今天我们重读这个故事,可以悟出一个正确的道理,对付野兽必须如此,对付现实生活中阶级敌人也必须如此。

201、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夺取胜利。

202、“一狼径去”的目的是 攻其后 其一犬坐于前”“假寐”的目的是 诱敌。

203、一、整体把握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

204、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205、 全文分两部分。

206、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

207、第一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208、第二段写屠户惧狼,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贪婪凶恶,这是故事的发展。

209、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故事的转折之处,屠户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双方形成相持局面。

210、第四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211、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212、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213、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

214、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

215、“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216、 二、问题研究 怎样理解本文的主旨? 本文的主旨很清楚,就是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

217、文章是以狼为主来叙事的,并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的。

218、狼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开始是不停地追,伺机吃掉屠户;屠户背倚积薪后,又是狼主动“诱敌”进攻。

219、而屠户则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迫不得已进行自卫,奋起杀死两狼。

220、因此,在这个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

221、这个故事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但决非故事主旨所在。

222、 《聊斋志异》一书的“志异”二字,即“记述奇异的故事”之意。

223、文中写一狼诱敌于前,一狼隧入而攻其后,两狼如此“合作”,其心计与人无异,令人称奇。

224、作者是把这个故事当作奇事逸闻来写的,主要突出故事之“奇”,不一定有什么深意。

225、当然,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某些启发:认为这个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诸如此类的理解均无不可,但也未必一定要这样理解。

226、 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227、 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揣摩语言,理解课文主旨。

228、 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229、 2.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表现出来的。

230、 “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231、”“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32、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233、” 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34、”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35、 本题中加点的词语,有的古今义不同(如“顾”),有的用法特殊(如“犬坐”“洞”“隧”),有的生僻难懂(如“苫蔽”“假寐”)。

236、要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37、 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238、 顾:回头看。

239、苫蔽:遮盖。

240、 2.一狼径去,一狼犬坐于前。

241、 犬坐:像犬一样坐着。

242、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43、 洞:打洞。

244、隧:从洞中,即钻洞。

245、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46、 假寐:假装睡觉。

247、 三展开想像,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

248、 这是一道开放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使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进行思考和写作。

249、 教学建议 一、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250、“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51、熟读成诵,能加深理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252、初一的学生学习文言文,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更要重视熟读成诵。

253、读得琅琅上口了,能背诵了,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义,体会文章的情味。

254、本文篇幅短小,全文仅二百余字,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于熟读成诵。

255、虽然本课没有要求背诵,但不应忽视诵读,应把诵读作为教学本文的重要环节,让学生能基本熟读成诵。

256、 二、疏通文义是必要的,但切忌烦琐的讲解,也不必字字句句求确解。

257、主要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行领悟,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解。

258、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如“故、前、敌”等,都有不同用法,“意暇甚”“意将隧入”的两个“意”,意思不同,前者指流露的情态,后者指内心的盘算;“投以骨”,意思是把骨头扔给它,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但现在还有“报之一笑”之类的说法;“奔倚”表现的是两个动作,即跑过去,背靠着;“弛”本指把弓上的箭放松,文中用的是引申义。

259、如此等等,在疏通文义时都应注意。

260、 三、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

261、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

262、引导学生揣摩语言,认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过程,正确认识人与狼斗智斗勇的矛盾。

263、文中第三、四段的描写,精彩生动,值得品味。

264、 四、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两点:一是故事之“奇”,一是作者的议论。

265、抓住这两点,也就抓住了故事和寓意的关系。

266、本文的寓意作者说得很清楚,不必多讲,或过多引申。

267、学生将本文当作一件奇异的故事来读,并理解作者的议论,也就可以了。

268、 有关资料 一、译文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269、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270、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271、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272、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273、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74、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275、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276、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277、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278、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279、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280、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281、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282、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

283、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

284、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285、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286、 二、《狼》分析 《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287、 《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

288、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

289、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

290、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291、 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写两狼追赶屠户,屠户时而迁就退让,继而被迫抵抗自卫。

292、这一段又分为三层,从“一屠晚归”至“缀行甚远”,简洁地叙述了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

293、一个卖肉晚归的屠户,在“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却又行人断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让两只恶狼给盯住了。

294、草草几笔,就勾画出危急的处境,紧张的气氛,实在扣人心弦,为后面描述屠户的斗争策略作了铺垫。

295、 面对意想不到的恶狼,屠户首先是“惧”。

296、于是采取迁就的策略,“投以骨”。

297、屠户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

298、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也似乎如他所料,使两狼“缀行甚远”的情况暂时有了改变,文笔十分曲折。

299、可是照样投骨的结果,只不过让后狼暂时停脚,而“前狼又至”;直到骨头投尽了,也没有填饱饿狼的饥肠,而“并驱如故”,因此屠户处境更加危险。

300、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贪婪本性,证明了屠户退让迁就策略的失败。

301、这是第二层。

302、 “屠大窘”,说明在危急的关头,他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303、他明白自己已面临生死抉择,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杀死。

304、怕死是不行的,退让是无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杀狼。

305、屠户已在事实面前吸取了教训,开始考虑如何改变“前后受敌”的不利条件。

306、他机敏地环顾麦场且速“奔倚”在积薪之下,放下担子,拿起刀,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了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了前后受敌的处境。

307、“狼不敢前”是屠户敢于斗争的初步效果,并非它们开始退让。

308、“眈眈相向”,说明两狼既凶狠又狡诈,也准备变换策略,寻机残害屠户。

309、这样,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310、这是第三层。

311、 第二段分两层。

312、第一层,从“少时”至“又数刀毙之”。

313、作者在描写两狼对屠户“眈眈相向”之后,又变换笔法,写一只狼竟然自己走开,另一只狼装作驯良的家狗形态蹲着,然后闭着眼睛打盹,样子十分悠闲。

314、这是狼在屠户持刀的情况下耍弄的新花招。

315、文中故意不作说明,而是以细腻的笔触刻画狼的狡诈形象,让人们仔细品味,加深对狼的本性的认识。

316、这时的屠户虽然不能猜透它们诱敌包抄然后夹击的花招,但对于狼的凶狠狡诈有了清醒的认识,所以不受这种假象欺骗,不是释刀自喜,而是趁机“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结果了它的性命。

317、文中狼的悠闲假象,屠户的暴起动作,相映成趣。

318、 第二层,屠户杀了眼前的狼而准备赶路,又警惕地转视积薪后,发现了另一只正在钻洞的狼。

319、作者借屠户的锐利的眼睛,点出狼“隧入以攻其后”的企图,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种弄巧成拙的丑态,次“亦毙之”作了痛快的结束。

320、行文至此,才以画龙点睛之笔点出屠户“方悟前狼之假寐,盖以诱敌”的道理,与上层紧相呼应。

321、这使屠户也使读者领悟到:只知狼凶狠的特性,不了解狼的欺诈一面,那就要受骗上当;只看到眼前的狼,却不注意暗藏的狼,满足于一时的胜利,到头来还会遭到失败。

322、 第三段,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

323、作者指出狼的狡黠,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

324、 蒲松龄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的作家,在《聊斋志异》另一篇故事《梦狼》中,把贪官写成牙齿的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它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

325、作者“窃叹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认为他们“可诛”“可恨”(《王大》)。

326、《狼三则》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质,凶狠狡诈的特性,表现了对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的主题思想。

327、本则所写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杀狼,使自己转危为安的生动曲折过程,更是突出了这一主题。

328、《狼三则》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可以说是对《梦狼》的补充,实际上寄寓了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

329、今天我们重读这个故事,可以悟出一个正确的道理,对付野兽必须如此,对付现实生活中阶级敌人也必须如此。

330、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夺取胜利。

331、 本篇结构严谨,照应周密,故事情节紧张曲折,波澜层迭,引人入胜,语言精练形象。

332、全篇二百来字,但描述一屠杀两狼的惊险过程,细腻生动,使人如临其境。

333、 三、一篇短小生动的寓言故事试析《狼》的写作特色(安余) 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写了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叫《聊斋志异》。

334、“聊斋”是他的书房,“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

335、全书491篇,多以鬼狐故事,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露作者的思想。

336、书中有一篇题为《狼三则》,写了关于狼的三则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记述一个屠户战胜两只恶狼的经过,揭示出狼的凶狠,狡诈而又愚蠢的本性。

337、 《狼》是一篇短小生动的寓言故事。

338、它的文字简洁,全文仅二百余字,而且有叙有议。

339、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

340、全文有五个层次。

341、第一层,从开头到“缀行甚远”,写屠户晚归遇狼。

342、这是故事的开端。

343、第二层,从“屠惧”到“并驱如故”,写屠户妥协“投骨”,狼得寸进尺。

344、这是故事的发展。

345、第三层,从“屠大窘”到“眈眈相向”,写屠户自卫防御,同狼相持。

346、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347、第四层,从“少时”到“盖以诱敌”,写屠户坚持斗争,杀死两只恶狼。

348、这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

349、这一部分写了两个场面,分别写屠户怎样杀死第一只狼和第二只狼。

350、当屠户自卫防御时,两只狼互相配合,企图用假象来欺骗屠户,达到“攻其后”的目的。

351、但是屠户没有受骗,也抓住恶狼假寐这一有利时机,“暴起”杀了第一只狼。

352、屠户“转视积薪后”,发现第二只狼正在打洞,立即“自后断其股”,又杀死了第二只狼。

353、这样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让故事在两只狼全被击毙的高潮中结束。

354、第五层,文章的最后一句,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的寓意。

355、 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是寓言的一个显著特点。

356、这篇寓言故事通过对狼的一连串动作的描述,生动刻画了狼的形象,揭示出狼的本性。

357、看吧,狼遇到担有剩骨的屠户,贪心勃勃地“缀行甚远”,抢吃骨头时贪得无厌,“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头吃完了,仍然跟在屠户的后面“并驱如故”,当屠户进行防御时,它们还是不甘心地“眈眈相向”。

358、这些动作的描述,充分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

359、狼又是非常狡诈的。

360、当屠户自妥协退让转入防御斗争时,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一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用“假寐”来蒙骗屠户;一狼假装“径去”,暗中从积薪后打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361、真是狡猾到了极点!然而狼又是非常愚蠢的。

362、“假寐”的狼,由于“目似瞑,意暇甚”,给屠户造成了“刀劈狼首”的有利时机;打洞的狼,由于“身已半入,止露尻尾”,使屠户获得“自后断其股”的有利条件。

363、因此作者在故事结束时发表的议论,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总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

364、 这篇寓言故事的语言简练而生动,写狼的“假寐”,运用“犬坐于前”的生动比喻,并进行了“目似瞑,意暇甚”的形象描绘,把狼的狡猾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

365、写屠户与恶狼斗争时,贴切地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如“奔”“倚”“持”“劈”“断”等,逼真地描述了屠户坚决果断的行动。

366、文中还多次巧妙地运用了文言代词“其”,如,“受其敌”“断其股”的“其”代狼,“攻其后”的“其”代屠户,“积薪其中”的“其”代麦场,“奔倚其下”“洞其中”的“其”代柴禾堆。

367、用一个“其”字分别指代几个对象,使文句更加简洁。

368、 四、“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该怎么讲 关于《狼》中“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一句的翻译,我们认为有的《教学参考资料》的译文不妥当。

369、现将原文和译文抄录如下: 原文: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370、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71、 译文: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

372、屠户再扔骨头,后一只狼停下来了,前一只狼又追上来。

373、 原文的“前”“后”是表明狼得骨的“先后”,还是表明狼行走次序的“前后”?我们认为应该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374、从原文看,仅有一句说明两只狼开始行走的情况:而两狼并驱如故。

375、这里的“并驱如故”,只是说“像原来一样一起跑”,而并没有说一只狼在前面,另一只狼在后面。

376、狼行走有前后次序,是在屠户第一次扔骨头后才有的。

377、因此,正确的译文应该是: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

378、屠户再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来了,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却又追上来了。

379、 这里的“后狼”是第一次未得到骨头,跑到前面的那只狼;而“前狼”则是第一次得到骨头,落到后面的那只狼。

380、有的《教学参考资料》的翻译,意思正相反,提出来供同行研究。

381、蒲松龄《狼·三则》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382、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及走,(狼)又从之。

383、屠思狼所欲肉者,不如悬诸树而(明)早取之。

384、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385、狼乃止。

386、屠归。

387、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388、逡巡(疑虑徘徊)近视,则死狼也。

389、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390、时狼皮价昂,直(价值)十余金,屠小裕焉。

391、 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是可笑也。

392、 其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393、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394、屠惧,投以骨。

395、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396、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97、骨已尽矣。

398、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9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400、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40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40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40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04、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405、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406、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07、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408、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40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10、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11、 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412、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413、狼自苫中探爪入。

414、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415、顾无计可以死之。

416、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417、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418、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419、遂负之以归。

420、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421、 第一则翻译: 有个屠夫卖完肉回家。

422、天色已晚,忽然一只狼冲来,直看着担子里的肉,像是很馋,它跟在屠夫后面走了数里路。

423、屠夫害怕,用刀吓它,它就稍微退一步;等屠夫朝前走,它又跟上。

424、屠夫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暂且将肉挂在树上,等第二天早上再来拿。

425、于是将肉钩好,踮起脚将肉挂在树上,再把空担给狼看,狼才停住不跟了。

426、屠夫回去,天亮来取肉时,远远看到树上悬着一个大东西,好像人上吊死的样子,大惊,迟疑地走近看,原来是死狼。

427、抬头仔细看,就见狼口咬住肉,但钩子钩住了它的腭部,真像鱼上钩吃饵。

428、那时狼皮价钱贵,值十余金,屠夫因此有些钱了。

429、人们说爬上树求鱼,哪知,这狼爬上树求灾难。

430、这实在令人好笑啊! 第二则翻译 有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431、路上遇到两只狼,跟着他走了很远。

432、 屠户很害怕,把骨头投给狼。

433、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追赶,另一只狼还跟从。

434、屠户又把骨头投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止追赶,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还跟从。

435、骨头已经投完了,然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436、 屠户很急迫,害怕前后两个方向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437、看见野地里有个麦场,场主堆积柴草在它的中间,盖成小山似的。

438、屠户就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

439、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440、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441、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442、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劈了几刀杀死了狼。

443、屠户正想走,转身看见柴草堆后面,一只狼正在其中打洞,它想要钻洞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444、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

445、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

446、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447、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448、 第三则翻译: 有一个屠夫,晚间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

449、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地窝棚,他就跑进去藏在里面。

450、恶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

451、屠夫急忙抓住它,不让它抽出去。

452、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

453、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

454、极力吹了一会儿,觉得狼不怎么动弹了,才用带子扎上了吹气口。

455、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活像一头牛。

456、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回弯儿,张着大嘴无法闭上,就把它背回去了。

457、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 字词 惧:恐惧。

458、 从:跟随。

459、 故:原来(一样)。

460、 驱;追赶。

461、 窘:困窘。

462、 恐:恐怕。

463、 顾:看到。

464、 瞑:闭眼。

465、 暴:突然。

466、 毙:杀死。

467、股:大腿。

468、 寐:睡觉。

469、 黠:狡猾。

470、 遗:留下。

471、行事:临时组的房子。

472、苫(shan(四声)):用草帘做的帘子,用来益或分东西。

473、 三、《狼》分析 《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

474、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

475、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

476、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477、 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写两狼追赶屠户,屠户时而迁就退让,继而被迫抵抗自卫。

478、这一段又分为三层,从“一屠晚归”至“缀行甚远”,简洁地叙述了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

479、一个卖肉晚归的屠户,在“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却又行人断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让两只恶狼给盯住了。

480、草草几笔,就勾画出危急的处境,紧张的气氛,实在扣人心弦,为后面描述屠户的斗争策略作了铺垫。

481、 蒲松龄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的作家,在《聊斋志异》另一篇故事《梦狼》中,把贪官写成牙齿的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它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

482、作者“窃叹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认为他们“可诛”“可恨”(《王大》)。

483、《狼三则》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质,凶狠狡诈的特性,表现了对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的主题思想。

484、本则所写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杀狼,使自己转危为安的生动曲折过程,更是突出了这一主题。

485、《狼三则》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可以说是对《梦狼》的补充,实际上寄寓了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

486、今天我们重读这个故事,可以悟出一个正确的道理,对付野兽必须如此,对付现实生活中阶级敌人也必须如此。

487、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夺取胜利。

488、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489、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及走,(狼)又从之。

490、屠思狼所欲肉者,不如悬诸树而(明)早取之。

491、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492、狼乃止。

493、屠归。

494、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495、逡巡(疑虑徘徊)近视,则死狼也。

496、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497、时狼皮价昂,直(价值)十余金,屠小裕焉。

498、 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是可笑也。

499、 译文: 从前,有个屠夫卖肉回来,天色已经晚了。

500、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501、狼不断的窥视着屠夫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

502、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在狼的面前晃了晃,想把狼吓跑。

503、狼看见了屠刀,一开始被吓了一下,往后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504、于是屠夫就想,狼想要的是我买的肉,(并不是要伤害我),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就够不着了)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

505、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垫起脚尖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

506、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

507、屠夫就(安全地)回家了。

508、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于是感到非常害怕。

509、(屠夫因为害怕)焦虑的在(树)的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

510、(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查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刮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下颚,那个形状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

511、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呢。

512、于是由于屠夫的到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

513、 其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514、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515、屠惧,投以骨。

516、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517、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518、骨已尽矣。

519、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520、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52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52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523、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524、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525、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526、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527、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28、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529、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530、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531、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32、 译文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533、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534、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535、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536、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537、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538、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539、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540、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541、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542、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543、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544、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545、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546、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

547、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

548、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549、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550、 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551、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552、狼自苫中探爪入。

553、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554、顾无计可以死之。

555、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556、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557、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558、遂负之以归。

559、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560、 译文: 有一个屠夫,晚间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

561、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地窝棚,他就跑进去藏在里面。

562、恶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

563、屠夫急忙抓住它,不让。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