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022-05-24 00:55:06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谢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供需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转型期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非配置性之间的矛盾。首先,中国正处于人口高峰期,有大量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增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预计在90年代的前五年平均增加125万人,到1996-21年平均增加145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自然增长,每年会创造两个海南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会有一定影响。”出现了毕业生数量剧增,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其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短短几年时间,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必然,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教育大众化要求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145万,23年212万,24年28万,25年3万多。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很大,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走向大众。”

2、 有些大学生过于依赖学校的对口就业安排。由于学校与一些专业对口的公司、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会安排一些优秀的毕业生到专业对口的公司、企业工作。因此,一些大学生变得依赖学校的工作安排,不愿意去拥挤的人才市场面试,导致他们推迟就业。

3、 高校专业设置错位,部分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盲目,专业趋同现象严重,导致供大于求现象严重。有些学校还是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的分数高,有的能力低。很多学校的专业划分太细,跟不上市场变化。一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学生理论基础不系统,实践能力不强。但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4、 大学生准备不充分,职业模糊。大学生要到大四才准备就业,但应该在大学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学生认识自己,二年级学生对职业感兴趣,三年级学生有提高职业素养的目的,四年级学生初步完成了从专业人士的角色转换。在调查后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发现,为了大学毕业,美国学生上了大学就开始努力学习。他们在大学的时候也是研究市场,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习感受(比如斯坦福大学)。为了考上大学,中国学生很努力,所以上了大学就不再努力学习了。他们不太关心市场变化和社会变化,他们不得不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考试上。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比较模糊,没有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结合起来。

5、 市场对白领的需求不足。由于中国的国际分工处于国际分工的底层,新增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岗位,使得中国的就业呈现出“白领需求不足”的现象,这是造成就业者就业不足的主要原因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