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综合 > 2022-11-07 03:40:34 来源:
屋漏偏逢连夜雨对应的成语(屋漏偏逢连夜雨)
大家好,小霞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屋漏偏逢连夜雨对应的成语,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不是诗歌里的内容,句子出自冯梦龙《醒世恒言》中小说中的一句话。
2、原句: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3、意思:屋子漏了,可是偏偏又赶上连夜下雨。
4、船本来就迟到了,但是又赶上逆风航行。
5、比喻:在处在一个不好境遇的情况下,又遇到了连串的打击。
6、改编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7、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翻译: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8、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9、扩展资料同类词语: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读音:fú wú shuāng zhì,huò bù dān xíng意思: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10、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11、’”引用:清·佚名《说呼全传》第十回:那金莲听了,心里犹如刀割一般,说道:“公子,这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总是我王金莲害了公子。
12、”来源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13、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14、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15、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16、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7、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18、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19、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20、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话翻译: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21、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22、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23、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24、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25、扩展资料: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
26、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27、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
29、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30、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
31、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
3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33、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34、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35、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36、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37、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38、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39、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40、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41、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42、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扩展资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
43、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44、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
45、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
46、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
47、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
48、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49、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
50、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
51、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52、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53、”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
54、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55、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
56、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57、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58、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59、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60、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61、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62、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63、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64、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65、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66、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7、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6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出处】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冯梦龙《醒世恒言》。
69、但是冯梦龙这句话的来源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70、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71、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72、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7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74、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75、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76、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77、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释义】屋子漏了,可是偏偏又赶上连夜下雨。
78、船本来就迟到了,但是又赶上逆风航行。
79、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祸不单行。
80、引申为本来已经够倒霉的了,但恰巧还有火上浇油的更大的打击。
81、【近义词】:祸不单行。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