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综合 > 2022-07-19 17:30:08 来源:

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规定(饮用水源)

导读 大家好,小珊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规定,饮用水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三类及以上水源可

大家好,小珊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规定,饮用水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三类及以上水源可以作为饮用水源。

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2、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3、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4、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5、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3、扩展资料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保证用户饮用安全。

4、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5、2、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6、3、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7、4、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8、5、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

9、分类和作用纯净水纯净水与人类传统饮用水有原则上的差别,它的优点在于:没有细菌、没有病毒、干净卫生;纯净水中含有极少量的微量元素,但是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补充主要来源于食物,从水中吸收的只占有1%。

10、2、矿泉水矿物质适中才是健康水。

11、例如饮水中碘化物含量在0.02~0.05毫克/升时对人体有益,大于0.05毫克/升时则会引发碘中毒。

12、3、自来水自来水是天然水的一种,是安全水,还含有天然饮水中的有益矿物质,是符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水。

13、但存在管网老化、余氯等二次污染,如果能够深度净化,不失为一种更为大众化的健康水。

14、4、伪科学的水“弱碱性水、小分子水、活性水、富氧水、电解水、离子水”这些都是商家臆造的或故作玄虚的伪科学概念。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饮用水三类及以上水源可以作为饮用水源。

16、具体看下面的介绍。

17、在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地表水依据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分为五类:一类水质:水质良好。

18、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19、二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

20、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21、三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22、四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23、五类水质: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24、超过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25、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26、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5.1 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

27、5.1.1 只经过加氯消毒即供作生活饮用的水源水,每100毫升水样中总大肠菌群MPN值不应超过200;经过净化处理及加氯消毒后供生活饮用的水源水,每100毫升水样中总大肠菌群MPN值不应超过2000。

28、5.1.2 必须按第4.2节表1的规定,对水源水进行全部项目的测定和评价。

29、5.1.3 水源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经净化处理后,应符合本规范第4.2节表1的规定。

30、5.1.4 水源水的毒理学指标,必须符合本规范第4.2节表1的规定。

31、5.1.5 水源水的放射性指标,必须符合本规范第4.2节表1的规定。

32、5.1.6 当水源水中可能含有本规范4.2节表1所列之外的有害物质时,应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所需增加的检测项目,凡列入4.2节表2及附录A中的有害物质限值,应符合其相应规定(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经净化处理后需符合相关规定)。

33、在此列表之外的有害物质限值应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另行确定。

34、5.1.7 水源水中耗氧量不应超过4mg/L;五日生化需氧量不应超过3mg/L。

35、5.1.8 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区应选用含氟化物量适宜的水源。

36、当无合适的水源而不得不采用高氟化物的水源时,应采取除氟措施,降低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

37、5.1.9 当水源水碘化物含量低于10ug/L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补碘措施,防止发生碘缺乏病。

38、5.2 当水质不符合5.1节和附录A中的规定时,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39、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应符合规定,并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

40、首先根据问题的要求,我们翻到《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里面将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分为二级。

41、一级标准为水质良好。

42、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二级标准为水质受轻度污染。

43、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达到GB5749规定,可供生活饮用者。

44、对照《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我们可以发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三类水质标准可满足饮用水的要求。

45、故第一题的答案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Ⅰ类到III类可以作为饮用水源。

46、第二题,水质保护目标为III类,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根据水域的不同功能要求,将水质划分为五类。

47、保护目标为III类,即要求此水体中的水质情况不得低于III类标准的要求。

48、一级水源保护区即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中规定的一级水源地。

49、楼主说的类,是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一个分类,与饮用水水源的标准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50、国家标准GBT5750-2001《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在第5节中,对水源的水质规定了详细的理化指标。

51、国家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 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52、如果一定要套用的话,能够作为饮用水源的水质,至少要达到地表水分类标准的Ⅰ类、Ⅱ类。

53、1.三类及以上的水可以作为饮用水源2.水质保护目标为III类即该处水质保护要求在三类及三类以上3.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