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市场 > 2021-04-14 11:31:38 来源:

完整评测MacBook Pro;还在考虑是否入手的朋友,务必详参考这篇扎实的测试!

导读 今年的MacBook Pro 2018 是在没有发表会的情况下突然更新的,并没有像我们之前猜测那样会在WWDC 上发表,不过等到真正使用今年的MacBoo

今年的MacBook Pro 2018 是在没有发表会的情况下突然更新的,并没有像我们之前猜测那样会在WWDC 上发表,不过等到真正使用今年的MacBook Pro 一段时间之后,我也确实认为并没有必要特别开一个发表会;因为本质上今年的更新还是属于例行性升级,而非翻天覆地的新产品,但它依然有着足够的理由让很大一部分人更新。

*全文心得为MacBook Pro 13 吋版本,i5-8259U, Iris Plus 655 核心显卡,订制16G RAM,256GB 版本。

MacBook Pro 的工业设计

MacBook Pro 2018 依然延续了几年前MacBook Pro 2016 的设计,也正是由于2016 年它超前的设计理念,让它拥有了两年后看来也依旧顶尖的轻薄机身设计,机身厚度仅仅1.49公分,重量也只有1.37公斤。单从机身尺寸来看,它完全可以被认为是那种主打轻薄的入门款产品,不过MacBook Pro 并不是。

13吋版的MacBook Pro搭载的是i5-8259U和i7-8559U这样28W的处理器,相对于更普遍的i5-8250U或者是i7-8550U,MacBook Pro采用的这两款处理器由于更高的功耗,所以也可以发挥出更高的性能。除此之外,MacBook Pro 13吋搭载的Intel Iris Plus 655核心显卡相对于i5-8250U的UHD 620核心显卡会有显著的提升。

因此,要怎样才能在如此轻薄的机身下,设计出能够承受超过28W 功耗的散热系统,并且保证噪音能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就成了MacBook Pro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根据往年MacBook Pro的表现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详细的性能测试请见下文中的性能表现部分。

若论一体感,毫无疑问MacBook才是现代轻薄笔电的启蒙者,从第一代采用Unibody的MacBook开始,MacBook使用CNC铣削最终成型的铝合金材质机身直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虽然有很多模仿者的存在,然而经过这十年的调整,不得不承认苹果在MacBook Pro,或者说在所有其他产品上,对于如何创造一个精致且一体感十足产品的水准,已经达到了一个让其他竞品无法望其项背的境界。

USB-C 接孔会很不方便吗?

▲ MacBook Pro 透过机身上的4 个Thunderbolt 3 接孔直接驱动4 台4K 显示器

接孔方面,左右各两个,一共四个Type-C 的Thunderbolt 3 接孔。这样的MacBook Pro在2016是超前的选择,透过这一目前为止市面上最先进的接孔,不仅可以充电,也可以完成5K 等级的外接显示器输出,并且外接高性能的独立显卡,还达到了40Gbps的顶级数据传输速度。

站在实际的使用体验角度,随着USB-C的生态布局已经越来越完善,从显示器、储存设备、滑鼠键盘到外接显卡,都已经拥有USB-C接孔的选项,我的显示器配有USB -C 和传统USB-A 接孔,我的外接硬碟也早已换成USB-A/C双头,因此MacBook Pro仅拥有USB-C形Thunderbolt 3的接孔对我来说早已不是什么问题,由于USB-C的高效率和丰富的功能,这样的设计还可以带来传统USB-A接孔+影音接孔所不能达到的便捷和速度,相信在未来,USB-C还会继续变得越来越方便。

MacBook Pro 的键盘与触控板

MacBook Pro 2018更新了第3代蝶式键盘,单从外观上来看没有被办法区分出和上一代的差别,因为其改变的部分在于内部。为了解决前代的进灰导致卡键的问题,第3代蝶式键盘在每一个按键结构中加入了橡胶垫圈,因此可以避免灰尘或异物卡入按键结构,而且还带来了一个附加的效果:敲击键盘的声音也变小了,但按键手感和上一代很难感受出差别。

宽大的触控板空间非常充裕,长宽分别为:140mm*83mm,手指的触感也很优秀,虽然Windows Laptop一直在努力追赶,但配合macOS的完美支援以及力度感应功能,这确实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用的触控板。

指纹辨识被巧妙的隐藏在了TouchBar 的最右侧,配合全新的,负责加密功能的Apple T2晶片,除了解锁之外也可以更加保证数据安全,「Hey Siri」的功能也能在这一颗低功耗晶片的帮助下,得以尽量不影响续航的实现。

MacBook Pro 机身自带的喇叭一直也是Apple 下了很多功夫的地方,前两代MacBook Pro 的喇叭就直接连接到系统电源,并且拥有明显大于同级竞品的共鸣腔和功率,已经没有什么对手。全新的MacBook Pro 2018则更上一层楼,在实际体验上,能够带来浑厚的低音和空间临场感,毫不避讳的说,我认为MacBook Pro 2018是我们目前能买到的,同机身尺寸中具有最好内建喇叭效果的笔电。

MacBook Pro 的内部设计

由于MacBook 拥有拆机则保固失效的条例,因此这次的评测也并没有进行拆机,拆机部分图片源自iFixit, 感谢他们带来的专业拆解和图片。

整体布局与上一代没有太多变化,可更换的元件也只有硬碟(无TouchBar版本),内建喇叭相对于前代变得更大,值得一提的是:MacBook Pro全系列,除了没有TouchBar的版本,其Wi-Fi天线都已经升级到了3X3,所以相对于其他2X2的竞品,理论上也会拥有更快的连接速度和讯号强度。

由于Apple 并不鼓励用户自行拆机,所以我们也并不在内部设计部分过多深入。

MacBook Pro 萤幕品质(色域、色偏)

MacBook Pro 13吋版本的萤幕解析度为2560 x 1600,比例为16:10, PPI达到了227,对于一个传统笔电来说已经非常细腻,不会有锯齿感。

我们也对这块萤幕进行了专业的测试:

▲ 与P3 色域的对比

按当评价一款产品时,我们应该关注什么?,sRGB、 P3和Adobe RGB才是对消费者更为直观有效的色域,而MacBook Pro的这块萤幕包括了:

99.9%% sRGB

87.0%% Adob​​e RGB

98.8%% P3

与Apple宣称的一样,MacBook Pro 2018能够精准的包含P3 色域,并且透过macOS 优秀的色彩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在需要时(例如网页浏览)切换成为sRGB, 也正是因为同时包括sRGB 与P3,意味着MacBook Pro 能满足日常家用和专业的视觉设计、影像处理工作。

在我们的测试中,MacBook Pro 2018的萤幕最高亮度为471.23cd/m² ,相对于一般300 cd/m²亮度的萤幕有巨大的提升。亮度调节一共16级,相较一般PC的11级更精确,随着亮度降低,每级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对比度最高达到了1296:1,因此明暗对比鲜明,比如在看电影时上下也不会有明显的灰边存在。

色差部分,在未校色状态下MacBook Pro 的萤幕平均ΔE 为0.8,最大ΔE 为3.5,两者都在1.5 和4 的ΔE 标准之内,整体色偏几乎很难被察觉,但萤幕的预设色温为6997K,与sRGB和P3色域的标准6500K相比都更加偏蓝。

由于今年MacBook Pro 2018 支援了True Tone 自动调节色温,因此我们也调整了环境光色温来测试MacBook Pro 的True Tone 究竟能在什么范围跟随环境光同步色温,而实测的结果如上图所示:在环境光色温为5500K ~ 7000K时,MacBook Pro 2018都可以很好的调整自己的色温来匹配环境。不知道预设色温为7000K的结果,是否是Apple认为支援True Tone 就可以忽略预设色温的原因。

在校色之后萤幕的平均ΔE可以控制在0.5以下,同时色温也得以被控制为6500K,因此无论是否校色,人眼都无法直接察觉出这块萤幕存在色差,这是一块买回来就可以直接满足专业需求的萤幕,也对得起Pro的名号。

在光谱上,我们可以看到MacBook Pro的黄绿蓝三色都较为尖锐,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P3色域的覆盖,得到更为纯净的颜色,特别是红色部分,因为P3相对于sRGB其实多出的颜色主要就是在红。

综合来看:MacBook Pro上这块萤幕的品质非常好,对于大众来说颜色鲜艳,可视角度高不会泛白,接近1300:1的对比度也能让文字更深邃,电影等含暗色调的画面也不会变灰,开启True Tone功能之后可以无需关心与环境光出色温差的情况。

对于专业的影像处理和UI设计等工作,因其几乎完美包含P3 色域,同时也能透过macOS优秀的色彩管理自动在需要时切换为sRGB避免颜色鲜艳失真。极高的色准表现让它不需要校色就可以直接满足P3和sRGB色域的需求,只不过需要注意预设色温并非6500K而是偏冷的7000K 色温。

MacBook Pro 性能表现

28W 的第八代Intel Core 四核心处理器,我相信大部分有换机想法的人都是冲着新处理器强大的性能来的,在设计拆机部分我们曾经提到过,自从2016之后的新款MacBook Pro With TouchBar 从硬体上来看,其散热系统都可以支援超过30W 的功耗,因此在进行测试之前我们对它的性能发挥并没有太大担忧。

首先是CINEBENCH R15 连续跑分测试:

MacBook Pro 2018并没有让我们失望,它的峰值性能大约在710 cb,最终的性能也能稳定在695 ~ 705之间,超越了大部分搭载15W四核处理器八代Intel Core 处理器在Windows Laptop 的性能表现。相对于X1 Carbon 2018这样的单风扇产品(红线)拥有着更高的长期负载性能,相对于MacBook Pro 2017,由于全新的四核处理器直接在核心数上翻倍,也就有了几乎两倍的性能。

从功耗和频率来看,在最开始的20多秒,其搭载的i5-8259U能以从最高40W的功耗运行,随后因为温度超过95°C而触发限制,此时功耗被控制在30W以下,将温度拉回90°C以内,待温度稳定在90°C~95°C之内时,全程保持了30W左右的功耗和平均3.26 Ghz的频率。

在Adobe PR影片输出的测试中,我们选取​​了最先进的H.265(HEVC)作为输出的影片编码标准,输出一段码率为10Mbps的4K影片,并且分开测试了是否开启硬体加速。

从上图的结果来看,在没有利用硬体加速的情况下,13吋版本的MacBook Pro 2018已经能和2017年厚重的电竞机,还有2016年的次顶级移动工作站达到同样的CPU性能水准。同时,由于MacBook Pro所搭载的i5-8259U支援H.265硬体加速,并且PR也对其进行了优化,而老平台并不支援,所以不难发现在开启硬体加速之后,H.265编码的速度飞快,只需要1/5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老平台所无法想像的影像输出。

因此,MacBook Pro 2018的散热系统继续并保持了前代产品28W的散热能力,应付今年的4核心8代Intel Core 处理器不成问题,配合最新处理器的硬体加速功能,甚至能在很多实际应用上超越上一代产品。

MacBook Pro 发热状况

在性能测试中,我们提到过MacBook Pro 的长期核心温度会被限制在90°C~95°C 左右,因此机身的表面温度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首先是日常办公时的表面发热:

日常办公室键盘平均温度为38.1°,最高温41.7°C出现在CPU上方。左右放掌心的地方(点1,2)温度都在35.5°C左右,几乎没有温差。AWSD 字母键盘(点3)与Enter 键附近(点4)都在38°C左右,整个键盘大部分都是不会让你感觉到热,只有键盘中心区域是稍稍有温度的感觉。

在长期高负载运行之后,MacBook Pro 2018的内部核心温度保持在90°C~95°C左右,键盘区域的平均温度达到了42.4°C,最高温47.9°C处在CPU正上方附近位置。左右掌托(点1,2)温差很小都在36.5°C附近。AWSD(点3)和Enter 附近(点4)的键盘右侧区域都会比键盘中心温度低5°C~98°C,毫无疑问能感受出键盘区域热量的不均匀。

在macOS下,13吋版本的MacBook Pro 2018的表面温度控制其实是比较不错的,在承受了30W的发热之后,表面温度最高也没有突破50°C,这样的表现对于如此轻薄的机身已经实属不易。

MacBook Pro 的噪音表现

MacBook Pro维持了MacBook系列一如既往较为安静的调教,一般网页浏览时风扇几乎不会转动,因此噪音等同于环境声,所以我们只测试了极限状态下的风扇噪音。

长时间满载运行之后,MacBook Pro的双风扇转速分别为6340rpm和6861 rpm,此时正常坐姿测得的噪音为45dBA,但从实际听感来看,由于其噪音频率分布均匀,没有突出的单一频率异音,因此也没有刺耳的噪音出现,整体听感主要以呼呼的风声为主。

总的来说:MacBook Pro的风扇素质处于笔电行业的第一梯队,在非常小的空间之内达成了不错的散热效果,并且噪音控制理想,没有刺耳的单一频率噪音出现,在一般的轻度工作时风扇并不会转动,因此也日常使用也不会听到什么噪音。

MacBook Pro 的续航力与充电

MacBook Pro的电池容量为58Wh ,我们此次测试的是i5+16GRAM的版本,因此续航成绩可能稍逊于i5-8250U处理器8GRAM版本,由于系统原因,我们只在macOS下测试了续航,所以只留下了飞行模式播放1080P 影片和Chrome无快取持续刷新的两种测试方式:

下播放本机端1080P 影片:在经过一个小时的播放之后,消耗了9%% 的电量,也就是说单纯的本机端1080P 影片播放可以撑上10~11 小时。

最新版本Chrome 打开优酷主页,关闭页面快取,每隔5s 刷新一次,因为这个主页包含了GIF, 大量静态图片,并且即时热点和优酷懂你两个栏目会不断刷新内容,所以用来反映一般浏览网页这样轻中度办公时的续航。

由于MacBook一直都不会在使用电池时降低其性能,若有高性能需求程式运行,MacBook Pro依然会让CPU满载,所以相对于在不插电模式下性能会低于插电模式的Windows Laptop,续航并不占优势。但是本机端影片播放依然能超过12个小时,日常网页浏览(非线上影片)也可以坚持7~8小时。

MacBook Pro 原厂附赠61W USB-C 两插头充电器,实测电量在60%%之前充电功率会慢慢达到45W,30分钟能从5%%充至40%%左右,在电池容量60%%~75%%时充电功率会慢慢下降到32W左右,一共耗时75分钟能够将电量充至80%%,最后充电速度逐渐减缓至25W,最终需要85分钟从5%%充至95%%。

在电源管理方面, MacBook Pro 暂时不支援电池阈值的设定,因此长期插电使用的损耗可能会大于拥有电池阈值选项的机型。

总结,2018 MacBook Pro 的优缺点

MacBook Pro 依然是目前顶级的笔电之一,无论是设计做工还是萤幕素质,它都能给你带来最好的体验,配合上八代Intel Core 处理器的性能大提升,13 吋版本的MacBook Pro 2018 虽然不会是绝对性能和散热最强的产品, 但在这样轻薄的机身和并不高的噪音前提之下,它的性能表现可圈可点。

双风扇的散热系统能够承受处理器带来的长期发热,这也意味着从现在开始,轻薄的MacBook Pro已经能用来完成以往庞大的移动工作站,甚至是桌面等级电脑的部分工作,比如4K等级影片输出,还有大量的RAW照片处理。

优点:

大幅提升的性能(对于i5 版本来说可以全部被发挥)

支援True Tone 的2560*1600 比例16:10 萤幕

完美包含P3 色域,且拥有macOS 出色的色彩管理,不需要校色也可以直接使用

同价位顶级的细节做工与设计

四个40Gbps 的USB-C 形Thunderbolt 3 接孔

拥有同等级尺寸里最优秀的内建喇叭效果

发热控制比较理想,表面温度相对于性能来说并不高

噪音控制优秀,日常基本感受不到噪音,高负载运行也不会刺耳。

较长的续航时间,较快的充电速度

缺点:

键盘键程过短,不适宜长时间大量输入

萤幕预设色温为7000K 而不是6500K

在2018 年来看萤幕边框有些宽了

如果没有USB-C 的周边设备,那么接孔会是个麻烦

贵,应该也勉强算一个缺点吧

购买建议与适用人群:

对于想要更新自己手中老MacBook 的用户来说,今年的13吋版本MacBook Pro最吸引人的地方绝对是性能的大幅提升,而且在实测之中i5版本的全部性能也确实能被完整的发挥,因此如果是为了性能的提升而购买,那么放心吧,它不会让你失望。i5 + 8GRAM+ 256G SSD 就能满足最基础的需求,如果长期同时开大量程式或者使用Adobe系列软体,建议16GRAM比较好。

对于目前使用Windows Laptop,并且想切换到MacBook Pro的人来说,如果是被macOS吸引,而且渴望顶级的设计做工,同时需要一块素质很不错萤幕的人,那么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随意购买。不过如果离不开Windows,并且也需要更高的性能,那么同价位甚至更便宜的Windows Laptop都有性价比更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