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狂人日记》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详细介绍

2022-01-27 16:27:38 来源: 用户: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成书于1918年4月。小说通过被迫害的“狂人”形象和对“狂人”的自我描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展现了作者以封建礼教为主要内涵的对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

《狂人日记》主要内容《狂人日记》疯子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角度来看,其突出症状是患者处于反应性妄想中,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些特征而引起可疑反应:或怀疑有人伤害他或侮辱他。这篇短篇小说的主题很明确,那就是“揭露家庭制度和伦理道德的弊端”。鲁迅以他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长期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封建吃人!

003010《意在揭露家庭制度和伦理道德的弊端》,虽然对迫害者的精神状态有着生动的描述,但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深刻揭露更令人震惊,揭露了“仁义道德”的极端虚伪,呼吁“救救孩子”,既表现了鲁迅“深感忧虑和愤怒”的人道主义情怀,也展现了他创造和改造社会、改造人生的整体精神。它以“深层次的表达和特殊的格式”,娴熟的白语口语和足够的思想艺术分量,深刻地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本质,把彻底反封建的精神以一种新的完善的形式结合起来,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狂人日记》中心思想《狂人日记》的主题,按照鲁迅的说法,是“意在揭露家庭制度和伦理道德的弊端”。有哪些“弊端”?简直是“吃人”。鲁迅以他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长期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封建吃人。作者从狂人内心忏悔的角度,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吃人”的社会病态,并在文末表达了对社会的深切关怀和期待。

《狂人日记》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直指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同时也无情地揭露了现实社会中的黑暗。作者通过对狂人形象的描写,尖锐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的吃人本质,展现了作者对以家族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为主要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的立场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同时对中国乃至人类的未来表达了深切而广泛的焦虑和愤怒。

03010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蔡羽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生于一个破败的封建家庭。年轻人受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1918年5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以鲁迅笔名出版,猛烈地揭露和抨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1918年至1926年,先后创作出版了《狂人日记》、《狂人日记》、《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专辑。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民主的思想特征。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