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育 > 2021-12-01 01:31:32 来源:

拾荒者文本的原文

导读 003010赞扬了拾山者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它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只要你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不断前进,就能到达目的地

003010赞扬了拾山者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它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只要你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不断前进,就能到达目的地。

泰山上到处都可以找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扛着一根光杆,重物挂在杆两端的绳子上。爬山时,他们把一只胳膊放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随着台阶有节奏地摆动,以保持身体平衡。他们的路线是折叠尺的形状,从台阶左侧开始,斜向上,爬到第七、第八级台阶,到达台阶右侧时掉头,反方向斜着走,到达左侧时折返,每次掉头都要换肩杆。只有这样向上爬,挂在杆子前面的东西才能不碰到台阶,省点力气。如果你负重,像普通登山者那样直上直下,你的膝盖就受不了。但如果路线曲折,就会拉长路线。采摘者爬山一次,路程大约是游客的两倍。

奇怪的是,拾山者并不比游客花费更多的时间。你轻快地走过他们身边,以为自己远远落在他们后面。你在哪里欣赏壮丽的山景,或者在路边读凿在石墙上的古代碑文,或者在嘈杂的小溪边洗洗脸洗洗脚,它们都会悄悄地从你身边经过,悄悄地走在你的前面。当你发现的时候,你会大吃一惊,以为他们像神仙一样,骑在云上追赶。

有一次和几个画友去泰山写生,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们在山脚下买了一根爬山用的竹竿,遇到了一个拾山人,矮矮的,黑黑的脸,浓浓的眉毛,四十岁左右,敞开的白布夹克衫中间夹着一件大红背心。他的扁担一头拴着几个木凳,另一头拴着五六个绿皮西瓜。我们很快就超过了他。当我们到达灰马岭陡峭的山路时,我们累了,我们躺在一个被风吹干净的大石头上休息。我们发现拾山人坐在对面的草坪上抽烟。后来,我们大约在同一时间和他一起出发,很快就把他留在了后面,直到我们看不见他。当我们爬上山中的吴淞亭时,看到的是他在整理古松下的独特姿态。他脱下夹克,只穿了一件红色背心,露出了他健美的黑色肌肉。我很惊讶。我走过去和他说话。这个登山运动员不在家。他喜欢说话。他告诉我,他家住在山脚下,每天上山捡货,工作了近20年,每年都要来回奔波。他说:“你以为我小吗?挑山工又矮又粗,因为他们长得不高。像你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种活,到处走!”他扬起眉毛,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村民们喝泉水,牙齿很白。

谈话比较随意,我说出了心中的奥秘:“我看你走得很慢,但为什么总是走在我们前面?”你有什么捷径吗?”听到这里,黑生生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他想了一会儿说:“我们哪里有捷径?为什么我们不和你走同一条路?“你走得很快,但你环顾四周,在路上玩耍时总是停下来!我们不像你。不像你那么随意。你可以做任何你喜欢的事情。光踩还不够,更别说阻止了。那样的话,你不可能在两天内到达山顶。你必须坚持下去。不要看起来很慢,我们会跑在你前面的。看,这就是原因吗?”

我信服地点点头,觉得村民简单的话语里似乎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他就接下任务出发了。在前面的山路上,我们几次超过了他;但总在我们待在山里的时候,他悄悄追上了我们。我们在极其高级的食堂前再次见到了他,他已经在那里送货了。他点点头,冲我们笑了笑,好像在说:“看,我又领先你了!”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峭的、看似一望无际的山路上,一个穿着红色背心的拾山人俯身在肩上负重前行,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爬。这张照片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引言《挑山工》是冯骥才1981年写的关于泰山的故事之一,也是关于泰山的著名散文之一。1983年入选中国高中语文教材,后又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学者王克玉称此文、姚鼐的《挑山工》、李健吾的《登泰山记》、杨朔的《雨中登泰山》为现代泰山四大名篇。正是这篇散文使著名作家冯骥才成为泰安市荣誉市民。他在文章中没有写泰山的雄伟和名胜,而是把目光转向了上山拣货的山民,描述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惊人的毅力,赞扬了采山人顽强的攀登精神。它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只要你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不断前进,就能到达目的地。